2021-12-250次瀏覽來源:網絡


一、被冒用如何處理
公安機關對丟失、被盜居民被冒用問題歷來高度重視。近年來,公安機關嚴厲打擊買賣冒用居民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推進居民登記指紋信息工作,加快建立居民掛失申報制度,不斷加強監(jiān)督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公安機關、各用證單位以及公民個人共同努力。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加大對涉證違法犯罪活動打擊力度,不斷提高居民管理服務水平;對冒用人員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黑名單制度,列入不誠信人員名單。
各用證單位在為持證公民辦理相關業(yè)務時,要利用好居民人像、指紋信息比對、掛失信息核查等技術手段,認真核驗證件真?zhèn)?,嚴格履行人、證一致性核查責任,嚴防不法分子冒用他人居民。公民個人要依法領證,一人只領一張證,同時增強安全意識,防止丟失被盜;要合法用證,不要出租、出借、轉讓居民,不得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
冒用他人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法》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和騙領的居民,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指紋登記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法》規(guī)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應當?shù)怯浿讣y信息。留學生落戶政策把以“無血緣關系而居住在一起的人員”立戶,即由業(yè)緣關系共同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內部或公共宿舍的人而立戶的稱為集體戶,家庭戶是戶口管理中最主要的形式。居民登記指紋信息,便于用證單位快速、準確核查,能夠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為此建議廣大群眾盡快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
二、冒用他人如何處罰
居民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1、使用虛明材料騙領的;2、出租、出借、轉讓居民的;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的。
居民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1、冒用他人居民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的;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的。偽造、變造的居民和騙領的居民,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對偽造、變造居民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知識:有下列行為之一,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1、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2、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上海落戶若報入上海市直系親屬處,須附戶主的戶口本、戶主的房屋產權證、戶主同意入戶承諾書;戶口若報入用人單位的附集體戶口本地址首頁。
人民警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利用制作、發(fā)放、查驗居民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2、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號碼,或者在居民上登載本法第三條款規(guī)定項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載虛假信息的;3、無正當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內發(fā)放居民的;4、違反規(guī)定查驗、扣押居民,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5、泄露因制作、發(fā)放、查驗、扣押居民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被冒用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公民發(fā)現(xiàn)被冒用的,時間應該到公安機關報案,讓公安機關處理,以免造成被冒用人承擔相應的責任。上海戶口若報入上海市直系親屬處,須附戶主的戶口本、戶主的房屋產權證、戶主同意入戶承諾書;戶口若報入用人單位的附集體戶口本地址首頁。讀者如果需要方面的幫助,歡迎到進行咨詢。
延伸閱讀:被冒用怎么辦被冒用貸款怎么處理被冒用怎么解除